专业代码:130414T
修学年限:4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相近专业: 美术学类 美术学 绘画 雕塑 摄影 书法学 中国画 文物保护与修复 实验艺术 漫画 跨媒体艺术 纤维艺术 科技艺术 美术教育
对口职业:
暂无信息
增设年度 : 2024
开设课程:主干学科:美术学;依托学科: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艺术学、设计学、心理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数学、工程学等。专业核心课程:《视觉造型基础(素描)》 、《视觉造型基础(色彩)》 、《中外美术史》 、《影像构成基 础》、《视觉造型基础(空间构成)》、《视觉造型基础(数据采集与转化)》、《电影美术 概论》、《视觉传达》、《虚拟空间艺术》、《社会调查与艺术创作(基础调查)》、《图 像与文本》、《数字模型构建》、《沉浸式影像创作》、《动作可视化设计》、《数字图 像程序基础》、《沉浸式交互创作》、《媒介声音设计》、《社会调查与艺术创作(专业 调查)》、《虚拟空间方案设计与实践》、《虚拟空间技术与艺术创新》、《人工智能影 像基础原理》、《专业创作实践》、《虚拟空间创作》、《毕业论文(含毕业创作或毕业 设计)》、《毕业论文答辩》。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 系统 的专业知识, 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顺应设计学未来视听艺术最新发展趋势 , 将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 , 强调多种学科知识交叉 、 学术探索与实践创新并 重。较系统的掌握数字影像领域的基本理论和虚拟空间艺术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 突破传统银幕影像空间叙事的逻辑和结构方式, 拓展沉浸式视听艺术及智能交互技术的新维度。 以跨学科的知识、技能、理论、挖掘沉浸式虚拟空间与物质现实空间、人类心理空间及社会思想空间的有机互动体系,着力于视听叙事表达的前瞻性、新美学理念的前沿性探索。培养具备自主创业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 以及适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多种需要的复合型美术人才。
1、 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美术学、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及相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具备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观, 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发展脉络; 掌握一定的数字影像专业理论、制作方法和技术; 掌握一定的与虚拟空间艺术创作相关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传感器、人工智能以及 机交互技术等; 掌握虚拟空间艺术的国内外设计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研究动态、相关知识、理论和构建方法。 了解当代影像艺术、影视艺术及基于数字技术的未来影像的发展动态与国际趋势。
2、 能力素质目标: 具有相应的空间造型能力, 能够在跨学科基础上更高的理解设计虚拟空间艺术的专业特性,从而实现空间造型的创新; 具备相应的视听创作能力和视听审美能力, 能够在虚拟空间艺术领域拓展视听表达,探索视听表达创新的可能; 较好掌握 构建虚拟空间艺术专业的基本技术方法,初步具备相应的开发能力和交叉学科研究能力; 对人文社会 、 科技发展具有相应的分析能力 , 能够发掘和创造艺术作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具有良好服务社会意识、 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 。 具备自觉的法律意识、 诚信意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职业发展定位: 培养基于虚拟空间技术与艺术的美术创作人才; 培养基于虚拟空间技术与艺术的影视创作人才;培养基于虚拟空间技术与艺术的互动展演、文物展陈设计应用 人才;培养基于虚拟空间技术与艺术的艺术教育与艺术治疗人才;培养基于虚拟空间技术与艺术的新美学理论人才。